诸如老班章这样的故事,在勐海县、云南普洱茶产区乃至全国,都吸引着人们的眼球。
“看到别人赚钱,自己也想赚钱。”前幼儿园老师李靖描述自己2005年底投身普洱茶业的想法时说。
李靖有其地利与人和之便,其丈夫已祖辈50多代生活于南糯山,其父则长期在老班章教书,“当时很天真,亲戚多,收原料近,收到原料做成成品就卖,钱好挣。”
这也几乎是所有人的想法——李靖描述今年春天的情景说,勐海的银行里,前来提款准备收茶的人排成四行,银行的钱不足支付,得从外地调钱,取出钱印着大理的标记。人们一见面就谈普洱茶,李靖曾遇到一位学生家长,原本是收购废品的,一张口就问:“
“米涨价了,菜涨价了,种菜的去倒茶了,餐馆里的工人去茶厂上班了,保姆也找不到了。”在李靖眼里,还有更多的变化被外界忽略了,“很多茶厂开不了工,因为工人短缺。我们去年给捡工的工资是30元一天,今年涨到50元还没人来做。”
李靖面临的困难还不止这些。 2005年底筹备建厂,2006年开工做了二三十吨春茶后,她与合伙人把挣的钱加上经销商的借款,将生产规模扩大到年产500吨,由此负债逾百万。今年年初新厂建成,茶价却已高得让人不敢下单。“今年客户不打钱,我们不做,万一崩盘了咋办,会死人的。”李靖说。
与李靖同时,一大批茶厂忽然间在勐海冒出来。她说,去年勐海的茶叶精制厂有50多家,而今年到5月份有工商执照的已有170多家。
而在整个云南,据云南省茶办主任杨善禧称,目前普洱茶加工能力已达到20万吨,而去年茶叶总产量13.8万吨,其中普洱茶8万吨。已经产生加工能力与原料供应的矛盾,这也是今年春茶涨价的重要原因之一,另一个原因是今年雨水较去年晚了半个月左右,春茶产量有所下降。
“眼下的形势很好玩,买家不买,卖家不卖。”来自北京的胡旺说。他说,一方面茶农的期望值太高,另一方面厂家担心风险不敢买,正处于胶着状态。
一位来自河北的茶商语音宏亮地问同行:“你们赌高还是赌低?”